
洗鼻子可以用生理食鹽水嗎?正確操作與注意事項一次掌握
洗鼻子是一種被廣為推薦的自我鼻腔保健方式,尤其對於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或經過鼻部手術的患者來說,更是重要且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。而許多人第一次接觸洗鼻子時,不曉得要使用什麼溶液、要注意哪些操作細節。
海沛舒小教室將在這篇文章帶你了解關於洗鼻子的各種注意事項,並分享常見的疑問,幫助你順利進行洗鼻、維持鼻腔健康!
洗鼻子時,必須使用與人體細胞滲透壓相近的鹽水,才不會造成刺激不適,而許多人就會疑問,那麼洗鼻子可以使用生理食鹽水嗎?
答案是可以!
生理食鹽水是濃度為 0.9% 的鹽水溶液,對鼻腔黏膜無刺激性,是洗鼻的理想選擇,不過生理食鹽水價格較高,且通常大罐包裝容易因為保存不善導致變質或細菌孳生,因此在使用時也要多加留意衛生與保存問題。
為了大家更快速的調配出安全的洗鼻鹽水,市面上有販售許多洗鼻鹽產品,來幫助你更快速的調配出洗鼻鹽水,且通常為獨立包裝設計,一次使用一包,使用起來既方便又衛生安全,而且也相當好保存。
當然自己也可以使用無碘鹽來調配 0.9% 的洗鼻鹽水,也是經濟實惠的做法。而無論使用哪一種方式,都務必留意需要使用乾淨、殺菌過的飲用水,並將溫度控制在與人體體溫相近的 35-37℃ 之間,太冷或太熱的溫度都容易刺激鼻腔黏膜。
在台灣,秋冬季節的空氣品質經常是對過敏族群來說不合格的狀態,而日常生活更是充斥著各種潛在的空氣污染來源,像是有工地施工揚起的粉塵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,還有季節性花粉和植物棉絮隨風飄散,更不用說出入公共場所或與人交流時,也可能接觸到飛沫傳播的病源,進一步加劇鼻腔健康的隱患。
這些髒汙的細小微粒與病菌都會附著在我們的鼻腔黏膜中,若不及時清潔又遇到自體免疫力差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,而「洗鼻」就是能有效快速地清潔,降低髒汙與病源的停留,維持乾淨與健康的狀態。
洗鼻子的好處非常多,無論你的鼻腔健康狀況是否良好,只要經醫師評估適合洗鼻,就可以享受洗鼻帶來的好處。總結起來,洗鼻大概可以列出 6 大好處:
此外,「洗鼻」這項行為不會用到任何化學藥品,而且花費的成本低就能維持良好健康,不用擔心會傷害身體或產生任何副作用,也不用擔心傷到荷包!
洗鼻子看似簡單,但有些細節會影響健康與洗鼻時的感受,以下列出 7 個洗鼻初新者必須注意的事項給大家參考!
想要開始洗鼻前,建議大家可以向耳鼻喉科醫師確認自身條件是否合適,避免在未知的情況下造成傷害。
確認要開始洗鼻後,可以先多加了解洗鼻器產品,並且列出詳細的需求,或是以自身生活條件進行篩選,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洗鼻器。
延伸閱讀:好用的洗鼻器推薦這樣選!5步找出適合自己的洗鼻器!
開始洗鼻前,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將雙手洗淨,避免手上的髒汙與病菌不慎進入鼻腔中。
洗鼻務必使用煮沸過的水或是確保乾淨無菌的水,加上洗鼻鹽或無碘鹽調配出與人體細胞等張的適溫鹽水,才不會刺激黏膜。
延伸閱讀:洗鼻鹽推薦哪一種?用錯恐傷鼻!一篇教你正確使用洗鼻鹽
※ 部分情況使用高滲透壓的洗鼻液清潔效果較好,但必須先經由專業醫師指示再使用。
洗鼻時務必用口呼吸、避免吞嚥動作,並且讓身體向前傾、頭部前傾向下看並歪一側後再開始洗鼻,如此就能順利讓洗鼻水從低側鼻孔流出,不會被嗆到或流進喉嚨。
洗鼻完成後要繼續保持口呼吸,並且輕輕左右搖晃頭部,讓殘餘的洗鼻液排出,再使用衛生紙按壓鼻子輕輕鼻吐氣即可。如果用力擤鼻子會造成壓力突然上升而刺激耳道造成不適。
每次洗鼻完畢後,務必要使用清水或中性清潔器來清洗鼻器,尤其在構造彎曲處和鼻桿處更要仔細清潔,清洗完後置於通風處晾乾,避免因潮濕而滋生細菌。
洗鼻子看似簡單,實際上卻有很多步驟細節要注意,以下我們就詳細列出洗鼻器使用的 5 大重點,只要掌握這些要點,即便是第一次洗鼻,也能夠快速上手,享受洗鼻帶來的好處!
洗鼻第一步,調配洗鼻鹽水
(1) 清潔雙手:請先將雙手用肥皂或洗手乳清洗淨,避免病菌在洗鼻過程中進入鼻腔。
(2) 調配洗鼻液:將一包市售洗鼻鹽倒入杯中或洗鼻器中,依據外包裝的洗鼻鹽比例指示,再倒入乾淨可飲用的溫水調配,並充分攪拌讓洗鼻鹽完全溶解,禁止使用自來水。調配水溫約在 35 - 37℃,或個人感覺舒適的溫度即可。
※ 調製洗鼻液的重點在於調配出與人體「等溫、等張」的溶液(35 - 37℃,0.9% 滲透壓),並一定要將加入的洗鼻鹽完全溶解,這樣洗鼻液才不會刺激鼻腔。清水為低張的溶液,切勿直接使用清水進行洗鼻。
※ 也可使用市售的生理食鹽水與無碘鹽來調配洗鼻液,但各有其缺點,生理食鹽水不便加熱,而無碘鹽自行調配不好掌握比例,容易對鼻腔造成刺激感。
洗鼻第二步,身體前傾,歪頭
(1) 身體前傾:身體彎腰往前傾、眼看腳尖。此姿勢可讓些許往下流的洗鼻液從嘴巴流出,防止其流入喉嚨而嗆到。
(2) 歪頭:將頭歪向一側,洗鼻液一般從高側鼻孔流入,低側鼻孔流出,歪頭可讓洗鼻液更順暢地往下流出,且同時也減少了洗鼻液對耳咽管的刺激。
洗鼻第三步,用嘴巴呼吸
「嘴呼吸」是在洗鼻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,張嘴呼吸可以讓鼻腔往下的通路封閉,洗鼻液就不會流至喉嚨。
※ 洗鼻前,先張嘴呼吸幾秒,讓身體習慣用嘴巴呼吸的方式,再開始進行洗鼻,可讓洗鼻過程更順暢。
※ 若洗鼻過程中,仍有不少洗鼻液流入喉嚨,可試著將嘴巴張得更開一點,或一邊輕發出「啊」的聲音,都可讓鼻腔往喉嚨通路封閉得更完全。
洗鼻第四步,開始進行洗鼻(鼻沖洗)
(1) 開始洗鼻時,先將洗鼻器的噴頭朝向鼻孔外側,降低洗鼻液一開始進入鼻腔的沖力,適應之後再慢慢地轉向鼻孔內側。一側鼻孔清潔完,再按照相同方式清潔另一鼻孔。
(2) 若有些許洗鼻液流往喉嚨,這是正常的,請繼續用嘴巴呼吸,只要保持頭前歪的姿勢,洗鼻液會自然從嘴巴流出,即使吞下一些也沒有大礙的。
洗鼻第五步,後續清潔
(1) 鼻腔清潔:洗鼻完成後,請不要立刻吸氣,繼續保持嘴呼吸,因為會殘留些許洗鼻液在鼻腔,此時將頭左右慢慢搖晃,拿衛生紙按壓一下鼻子,同時輕輕用鼻孔吹氣,讓鼻腔的洗鼻液流出。
※ 請勿大力擤鼻,突然增加的鼻腔壓力可能會刺激耳道,出現耳痛等洗鼻子後遺症。
(2) 洗鼻器清潔:使用過後的洗鼻器用清水沖洗乾淨,也可定期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洗,沖洗完放到通風處晾乾,避免細菌滋生。
※ 因洗鼻液含有鹽份,所以噴頭、蓋子等零件需多沖洗幾次,避免日後產生鹽結晶而難以操作。
※ 建議每 3–6 個月更換一次洗鼻器,避免病菌互相感染。
Q:所有人都適合洗鼻子嗎?
洗鼻是一種適合每個人的自我保健行為,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洗鼻子,不過也是有部分人士不建議貿然洗鼻,只要有任何不確定性,或是屬於以下提及的情況者,建議優先請教專業醫師評估再決定:
Q:長期洗鼻子會有後遺症或副作用嗎?
只要正確使用洗鼻器與洗鼻溫鹽水的情況下,長期洗鼻子並不會有任何的後遺症或副作用,因此大家可以安心使用。
Q:一般建議多久要洗鼻子?
建議每天洗鼻 1-2 次,可以早晚各洗 1 次,或每日 1 次,若是鼻竇炎或是嚴重鼻涕倒流的患者,一天可以洗鼻 2-4 次。
Q:洗鼻子可以改善鼻塞嗎?
輕微鼻塞症狀透過洗鼻可能會有改善與舒緩的效果,但鼻塞的成因有很多,單靠洗鼻想解決鼻塞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。
若有嚴重鼻塞症狀時,貿然使用高壓流水沖洗,反而可能造成鼻腔黏膜的受損!建議大家應優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。
Q:洗鼻子可以改善過敏嗎?
根據許多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表示,很多過敏、鼻炎患者或經過鼻腔手術者,在養成正確的洗鼻習慣、並長期洗鼻後,不僅在治療時程上有明顯縮短,也大幅減少用藥量。也有不少網友親身分享,在長期洗鼻後,許多鼻部症狀都已經大幅改善。
不過洗鼻本身並沒有任何的治療效果,長期洗鼻能讓原本受損的纖毛運動能夠恢復正常、加速恢復鼻粘膜功能,維持鼻腔健康,進而減緩鼻部症狀與不適。對於過敏來說,更重要的是務必要避免造成鼻過敏的主因。
Q:沒有洗鼻器怎麼洗鼻子?
如果手邊都沒有洗鼻器,可以將調配好的洗鼻鹽水放在臉盆,讓鼻子輕輕吸入後排出,或是放入噴霧瓶中,每次對著鼻子噴約 2-3 次即可。
不過這兩種方式都只能清洗到鼻子淺層的部位,如果想要完整清洗到整個鼻腔,還是建議要購買專用的洗鼻器為佳。
Q:洗鼻器要定期更換嗎?
建議每 3 至 6 個月更換一次,最久 1 年要更換一次,避免病菌及髒汙殘留,在洗鼻過程回流至鼻腔內,導致鼻腔反覆感染。
Q:洗鼻器怎麼清潔?
每次洗鼻完畢後,務必要使用清水沖洗洗鼻器,也可定期使用中性清潔劑來清潔,洗完後的洗鼻器,請放置於通風處晾乾,避免因潮濕而滋生細菌。
Q:洗鼻器哪裡有賣?
洗鼻器屬於第一等級的醫療器材,基本上在合法正規的藥局、屈臣氏、康是美等實體店面,或是 PChome、MOMO 等大型電商購物平台都買的到。
【hypersoo海沛舒小教室】
你的健康,是我們最在乎的事。
我們努力推廣洗鼻,希望讓更多人知道「洗鼻」是一種安全、有效的鼻腔保健方式。
《更多關於鼻腔保健、洗鼻器產品相關知識,歡迎至海沛舒小教室閱讀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