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沛舒小教室
海沛舒小教室
 

洗鼻器的起源與歷史 - 老式洗鼻壺


洗鼻器的起源與歷史
洗鼻器的起源與歷史
 

你可能有聽過洗鼻和洗鼻器,它可以舒緩鼻腔問題,也可以改善鼻腔健康,但你是否曾經想過洗鼻器到底是怎麼來的?洗鼻器最原始的樣子長的如何?

這篇文章會介紹洗鼻器的起源與歷史,讓你徹底了解洗鼻器。

 

重點整理[顯示]

洗鼻器的起源

 

很多人覺得洗鼻是這幾十年才發展出來的保健方式,其實洗鼻的歷史已經幾百年了,古時候的人們就有洗鼻子的習慣,而且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流傳洗鼻的方法,只是一開始並沒有洗鼻器這種東西。

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,當感冒流鼻涕或鼻塞的時候,會到水槽前捧水清洗鼻子,這樣的動作其實就是在洗鼻,也是洗鼻這個保健方式最一開始的發展由來。

用手捧水洗鼻子雖然很簡單、很方便,可是他能清理的只有鼻腔淺層,或者是幫你處理掉鼻子外部的鼻涕而已,沒辦法深入鼻竇清潔與較深層的鼻咽喉等部位,就算你有辦法將水冲進去,也很容易因為力道控制不好而嗆水,讓自己更不舒服。

所以後來人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就研發出第一款洗鼻器,也就是「洗鼻壺」

 

最早的洗鼻器:洗鼻壺

 

洗鼻壺一開始被發明出來,就是為了要解決用手捧水洗鼻的不方便與安全性,也可以說洗鼻壺就是第一代的洗鼻器。

洗鼻壺的外型就像茶壺一樣,有一個壺嘴可以深入鼻腔內部來進行清洗,而材質則多以陶瓷或塑膠為主。

洗鼻壺
洗鼻壺

洗鼻壺的使用方法就是把壺嘴放入一側鼻腔中,接著將頭部傾斜約45度,讓水隨著重力流進鼻腔中進行清洗。

這一種洗鼻壺在當時的古印度瑜珈與中國道家中盛行,他們認為讓身體乾淨可以與神更接近,所以他們把洗鼻當成一種修行跟養生的方式,除了能清潔鼻腔的細菌和髒汙,也可以類似像洗滌靈魂一樣,讓身心靈更純淨。

雖然使用洗鼻壺已經比用手捧水來的安全有效,但因為操作方面還是過於簡陋,也沒有可以掌控出水的開關,出水強度更是難以掌握,一切都要憑使用上的經驗去傾斜壺身倒出水

洗鼻壺的使用對於洗鼻新手來說是很難操作的,稍微頭部傾斜角度不正確,或是姿勢不對就會導致出水力道改變,難以拿捏,所以洗鼻壺在使用好幾十年後,就慢慢的改良成現在市面上的洗鼻器來改善它的缺點。

 

總結

 

常聽聞古人是很有智慧的,就以洗鼻子來說,他們從以前就知道怎麼透過工具幫助自己洗鼻子,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就知道如何減緩鼻腔不舒適,讓自己活得更安全、更健康,也確實是我們需要學習和仿效的。

現在在全世界各地,洗鼻都都被視為一種保健養生方式,養成長期規律的洗鼻習慣,能幫助你維護鼻腔健康,同時也舒緩鼻腔問題所帶來的不適,但若為嚴重鼻部疾病患者,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才能更快速的找出問題、對症下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