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沛舒小教室
海沛舒小教室
 
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需要看醫生嗎?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
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需要看醫生嗎?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需要看醫生嗎?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 

鼻涕倒流是許多人都可能面對的問題,無論是感冒、過敏、鼻竇炎,還是胃食道逆流,都可能引發這種不適。

那麼鼻涕倒流通常多久才會好?是否需要看醫生呢?這篇文章將針對這些常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,幫助你了解病情何時會好轉,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尋求專業醫療建議。

 

重點整理[顯示]
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

 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
鼻涕倒流多久會好?

在正常的情況下,每個人每天都會有約 2 公升的鼻涕會經由鼻後部流入喉嚨再到胃的現象,但並不會真的感受到倒流的感覺。

當感冒、過敏、胃食道逆流或鼻竇炎時,鼻腔內的分泌物過多、過稠,或發炎腫脹,導致鼻涕排不出去,便會出現喉嚨卡卡不適、咳嗽或聲音沙啞等明顯的鼻涕倒流症狀。

此外身體嚴重缺水、天氣太過乾冷時,也可能引發鼻涕倒流的症狀。

至於鼻涕倒流多久會好,這需要取決於每個人的病因,像若是因為感冒、急性鼻竇炎引起,通常治療服用藥物後,至少 1 至 3 週左右便會好轉。

但若病情持續,或由慢性鼻竇炎、過敏、胃食道逆流等問題引起,症狀可能會持續更久,甚至需要數週或數月的治療。

 

鼻涕倒流需要看醫生嗎?

 

由於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有許多種,鼻涕倒流是否需要看醫生取決於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

一般來說,輕微的鼻涕倒流可以透過自我作息改善、飲食調整...等方面來緩解,但如果鼻涕倒流的症狀持續超過兩週,或有任何疑慮與伴隨其他症狀,如:持續咳嗽、帶有血絲、喉嚨痛、鼻塞、頭痛,甚至發燒等,則建議盡早就醫對症下藥才是正確做法,避免引發急性鼻竇炎或是其他肺部、過敏等併發症。

 

如何改善鼻涕倒流症狀?

 
如何改善鼻涕倒流症狀?
如何改善鼻涕倒流症狀?

想要改善鼻涕倒流症狀,除了就醫治療取得合適的藥物服用之外,也可以試試下面 5 個有效改善鼻涕倒流症狀的居家保健方法:

1. 進行洗鼻

 

當鼻腔受到病菌感染時,鼻子的自我清潔功能便會因而大幅減弱,導致鼻腔內的髒汙、異物無法順利地排出,當這些髒東西持續堆積在鼻腔內,便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發炎或感染反應。

這時,不妨可以利用「洗鼻」來協助鼻子清出鼻腔內的分泌物,不僅可以讓鼻腔更加暢通、改善鼻塞的狀況之外,也能讓鼻子內部維持更乾淨的狀態,更加有利於復原哦!

2. 補充充足水分

 

多喝水不僅可以促進身體的代謝、加速恢復之外,也可以幫助濕潤鼻腔、稀釋分泌物與化痰,也能避免因為太過乾燥而刺激鼻腔分泌物再度增生,建議在治療期間可以補充比平常更多的水量。

3. 調整生活作息與壓力

 
調整生活作息與壓力
調整生活作息與壓力

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、情緒起伏過大...等,都很有可能讓症狀更嚴重,因此務必多加留意生活作息與情緒壓力。

4. 調整環境濕度與溫度

 

想要維持鼻子的濕潤,除了注意水分的補充之外,環境也是影響鼻子乾燥很重要的一個因子。

應避免長期待在過度乾燥、低溫的環境中,盡量維持室內的濕度在 60% 左右,就比較不容易讓鼻子因為缺水而讓鼻涕倒流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。

在冬天比較乾冷的氣候下,更要配戴口罩,除了可以避免鼻子吸入過多乾燥、低溫的空氣之外,同時也能預防空氣中的髒汙、異物進入鼻腔中,保持鼻腔的清潔。

5. 睡覺時將上半身墊高

 

無論是有胃食道逆流還是鼻涕倒流的症狀,睡覺時將上半身墊高約 10~20 公分左右可以緩解不適症狀並改善睡眠品質。

不過墊高部分需要特別留意,頭頸與脊椎都需要有良好的支撐性,而非單純增高就可以了。

 

如何進行洗鼻?

 
如何進行洗鼻
如何進行洗鼻

洗鼻子看似簡單,實際上上卻有很多步驟細節要注意,建議可以事先向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評估後再開始進行。

以下將詳細列出使用洗鼻器進行洗鼻的 5 大步驟重點,只要掌握這些要點,即便是第一次洗鼻,也能夠快速上手,享受洗鼻帶來的好處!

洗鼻方法步驟 1:清潔雙手調配洗鼻液

洗鼻第一步,調配洗鼻鹽水
洗鼻第一步,調配洗鼻鹽水

(1) 清潔雙手:請先將雙手用肥皂或洗手乳清洗淨,避免病菌在洗鼻過程中進入鼻腔。

(2) 調配洗鼻液:將一包市售洗鼻鹽倒入杯中或洗鼻器中,依據外包裝的洗鼻鹽比例指示,再倒入乾淨可飲用的溫水調配,並充分攪拌讓洗鼻鹽完全溶解,禁止使用自來水。調配水溫約在 35 - 37℃,或個人感覺舒適的溫度即可。

調製洗鼻液的重點在於調配出與人體「等溫、等張」的溶液(35-37℃,0.9% 滲透壓),並一定要將加入的洗鼻鹽完全溶解,這樣洗鼻液才不會刺激鼻腔。清水為低張的溶液,切勿直接使用清水進行洗鼻。

也可使用市售的生理食鹽水與無碘鹽來調配洗鼻液,但各有其缺點,生理食鹽水不便加熱,而無碘鹽自行調配不好掌握比例,容易對鼻腔造成刺激感。

洗鼻方法步驟 2:使用正確姿勢

洗鼻第二步,身體前傾,歪頭
洗鼻第二步,身體前傾,歪頭

(1) 身體前傾:身體彎腰往前傾、眼看腳尖。此姿勢可讓些許往下流的洗鼻液從嘴巴流出,防止其流入喉嚨而嗆到。

(2) 歪頭:將頭歪向一側,洗鼻液一般從高側鼻孔流入,低側鼻孔流出,歪頭可讓洗鼻液更順暢地往下流出,且同時也減少了洗鼻液對耳咽管的刺激。

洗鼻方法步驟 3:全程使用嘴呼吸

洗鼻第三步,用嘴巴呼吸
洗鼻第三步,用嘴巴呼吸

「嘴呼吸」是在洗鼻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,張嘴呼吸可以讓鼻腔往下的通路封閉,洗鼻液就不會流至喉嚨。

洗鼻前,先張嘴呼吸幾秒,讓身體習慣用嘴巴呼吸的方式,再開始進行洗鼻,可讓洗鼻過程更順暢。

若洗鼻過程中,仍有不少洗鼻液流入喉嚨,可試著將嘴巴張得更開一點,或一邊輕發出"啊"的聲音,都可讓鼻腔往喉嚨通路封閉的更完全。

洗鼻方法步驟 4:溫柔沖洗

洗鼻第四步,開始進行洗鼻(鼻沖洗)
洗鼻第四步,開始進行洗鼻(鼻沖洗)

(1) 開始洗鼻時,先將洗鼻器的噴頭朝向鼻孔外側,降低洗鼻液一開始進入鼻腔的沖力,適應之後再慢慢地轉向鼻孔內側。一側鼻孔清潔完,再按照相同方式清潔另一鼻孔。

(2) 若有些許洗鼻液流往喉嚨,這是正常的,請繼續用嘴巴呼吸,只要保持頭前歪的姿勢,洗鼻液會自然從嘴巴流出,即使吞下一些也沒有大礙的。

洗鼻務必以適當溫柔的水壓進行沖洗,壓力過強的水柱並不會清潔的比較乾淨,還有可能造成鼻腔黏膜損傷。

洗鼻方法步驟 5:後清潔

洗鼻第五步,後續清潔
洗鼻第五步,後續清潔

(1) 鼻腔清潔:洗鼻完成後,請不要立刻吸氣,繼續保持嘴呼吸,因為會殘留些許洗鼻液在鼻腔,此時將頭左右慢慢搖晃,拿衛生紙按壓一下鼻子,同時輕輕用鼻孔吹氣,讓鼻腔的洗鼻液流出。

請勿大力擤鼻,突然增加的鼻腔壓力可能會刺激耳道,出現耳痛等洗鼻子後遺症。

(2) 洗鼻器清潔:使用過後的洗鼻器用清水沖洗乾淨,也可定期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洗,沖洗完放到通風處晾乾,避免細菌滋生。

因洗鼻液含有鹽份,所以噴頭、蓋子等零件需多沖洗幾次,避免日後產生鹽結晶而難以操作。

建議每 3 – 6 個月更換一次洗鼻器,避免病菌互相感染。

洗鼻器
洗鼻器

洗鼻的原理在於洗鼻鹽水送入鼻腔當中,藉由水壓盥洗方式協助鼻腔內鼻黏膜進行纖毛運動,好清潔鼻腔中各種汙染物質,以緩解鼻子過敏、鼻涕倒流與感冒情形。

當鼻腔黏膜乾淨時,也進一步幫助黏膜細胞更有餘力去清除細菌毒素,維持鼻腔健康機能,建議有鼻部狀況困擾、鼻涕倒流的患者,可以在專業醫師評估允許之下,每日進行 1~2 次的鼻腔沖洗,來幫助改善症狀。

 

【hypersoo海沛舒小教室】

你的健康,是我們最在乎的事。
我們努力推廣洗鼻,希望讓更多人知道「洗鼻」是一種安全、有效的鼻腔保健方式。

《更多關於鼻腔保健、洗鼻器產品相關知識,歡迎至海沛舒小教室閱讀。》